原文链接:龙泉市人民政府中国体育彩票:印发《龙泉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
一、出台背景
《全民健身条例》规定:“国务院制定全民健身计划,明确全民健身工作的目标、任务、措施、保障等内容。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十三五”时期,龙泉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得到较大提升,人民群众健身意识不断增强。但体育公共服务能力距离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还有较大差距,体育场地设施供给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进一步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进新时代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助力健康龙泉、品质龙泉建设,特制定并出台《龙泉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
二、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体育强国、体育强省建设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遵循创新驱动、需求导向、融合共享、智慧服务、绿色生态等原则,以体育现代化创建为目标,加快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全面复兴剑瓷之都、奋力打造品质龙泉积极贡献体育力量。到202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92平方米,系统性打造城市“10分钟健身圈”,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3.5%以上,城乡居民《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率达到94.5%以上。
三、主要任务
任务主要分统筹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丰富全民健身赛事供给、健全全民健身网络体系、完善全民健身指导服务、推动全民健身融合发展、优化全民健身文化服务、实施全民健身“强基工程”七大块。其中:
(一)统筹体育场地设施建设。
加快推动“一场两馆”配套建设,推进百姓健身房、社区多功能运动场和村级全民健身广场建设,构建“10分钟健身圈”。
落实新建居住区和社区体育设施配套要求,实现与住宅区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
鼓励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学校体育场地免费向社会开放。
加速龙泉市体育馆、龙泉市全民健身中心、城区百姓健身房数字化改造。
加快“环浙步道”、“环丽步道”龙泉段建设。
(二)丰富全民健身赛事供给
重点打造并形成3项以上具有影响力和龙泉辨识度的品牌体育赛事。
做亮做响环浙步道分站赛、江南之巅·天空越野赛、“龙泉论剑”武术大赛等精品赛事,持续推广和发展篮球、气排球、羽毛球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大力推出足球等群众性比赛。
定期举办龙泉市职工运动会,办好全民篮球联赛等群众品牌赛事。
发挥龙泉群众体育组织健全优势,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群众性健身休闲、竞赛表演活动,丰富群众节假日体育赛事活动供给。
(三)健全全民健身网络体系
健全完善“1+25”(1个体育总会和25个以上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体育社会组织)体系,实现乡镇(街道)“1+8”(1个体育总会分会或工作站和8个以上备案的体育社会组织)全覆盖。
加强体育社会组织“四化”(实体化、社会化、规范化、专业化)建设。
(四)完善全民健身指导服务
加快全民健身“双员”(社会体育指导员、基层体育委员)队伍建设。注重社会体育指导员运动技能和指导技能培养,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市民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深入推进“体卫融合”,形成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
大力普及科学健身知识,逐步加强和开展群众体育运动的安全、科学健身、技术、赛事、组织等系列培训工作。
科学配置除颤仪,实现常态化应急救护服务覆盖重大体育赛事、重大活动等。
(五)推动全民健身融合发展
加快体育与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融合,发展体育康复、体育旅游、体育养生等特色服务新模式。
建立体育部门与教育、林业、卫生等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构建全民健身跨领域协同发展新格局。
促进体旅融合,打造体育旅游优秀项目、精品线路、精品赛事和示范基地。
拓展体育消费新场景,提升数字体育新服务体验,打造体育消费新热点。
(六)优化全民健身文化服务
弘扬群众体育传统文化,加强畲族民间、民俗、民族体育以及龙泉剑术的保护、推广和创新。
挖掘体育特色文化元素,提升学生体育核心素养。
提升体育设施与老年人体育的匹配性,打造适合老年人的健身文化和赛事活动,丰富老年人体育生活。
大力宣传科学健身知识,每年定期举办“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运动促进健康科学健身大讲堂等健康讲座,推广全民健身经验,树立全民健身榜样。
(七)实施全民健身“强基工程”
构建幼儿园、社区、家庭幼儿体育联动发展机制,鼓励有能力的幼儿园创新开发体育项目指导与培训。
推进体教融合,实施青少年体育春苗工程,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建立分学段、跨区域的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体系,强化少先队实践育人作用。
探索社会力量参与青少年业余训练的培养模式,打造以市体育中心为骨干,以龙泉各类学校办体育、社会办体育为补充,逐步扩充和完善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四、保障措施
1.加强全民健身组织领导。
2.营造全民健身良好环境。
3.完善全民健身政策机制。
4.引育全民健身人才队伍。
5.构建多元化全民健身投入体系。
6.实施绩效评估。
解读机关:
由龙泉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负责解读。
联系电话:0578-7750348